框架协议项目名称:2024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测试评估认证服务封闭式
框架协议项目编号:GD-KJXY-20240109440101000006
采购包名称:广州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信息化工程验收测评服务,采购实行框架协议采购
采购人名称: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采购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嘉禾上胜东街23号及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道科教大道118号
采购人联系方式:020-86092537
二、成交供应商| 成交供应商 | 地址 | 成交金额(元) |
|---|---|---|
| 赛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286号2楼201-5房 | 90252.00 |
服务需求:
(1) 服务名称: 验收测评服务
数量: 1 报价折扣率(%): 92.00 折扣价(元): 90252.00
服务内容: 验收测评服务
服务标准: 验收测评服务
技术保障:
所涉及货物质量标准:
供应商响应内容: 我司承诺完全响应采购人服务内容及服务要求:1.分包名称:广州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信息化工程验收测评服务,采购实行框架协议采购1)标的名称:验收测评服务2)服务要求:序号 服务项类型 服务项名称 服务项对应描述1 服务内容 验收测评服务 验收测评服务3)服务人员组成要求:序号 服务人员组成要求 资质要求 数量 计量单位1 要求按项目需要派出相应数量的项目经理、测评工程师 至少具备软件测评相关资质 1 批3.4 商务要求1.分包名称:广州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信息化工程验收测评服务,采购实行框架协议采购1) 量价关系折扣:是否含有量价关系折扣:否2) 支付方式: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3) 支付时间和条件:对于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采购人应当自收到发票后30日内将资金支付到合同约定的供应商账户(如果供应商是中小企业的,采购人应当自收到发票后15日内完成资金支付)。采购人和供应商在第二阶段有特殊约定的除外。4) 考核(验收)标准方法:验收按照广州市信息化工程项目主管部门的验收规定执行。5) 违约责任:(一)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不符合采购文件、报价文件或合同规定的,采购人有权拒收,并且供应商须向采购人支付合同总价10%的违约金,并退还采购人已支付的合同金额。(二)供应商如果不能按进度计划规定的节点完成阶段任务,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合同总价5‰的数额向采购人支付违约金;逾期半个月以上的,采购人有权单方终止合同,并退还采购人已支付的合同金额。由此造成的采购人一切损失由供应商承担。(三)采购人无正当理由拒收服务的,由采购人向供应商偿付合同总价的10%违约金。(四)其它违约责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处理。6) 解决争议的方式: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法向采购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7) 商务及其他要求:二、采购人需求(一) 服务目标依据国家标准及项目的招标文件、项目合同和需求规格说明书要求,对项目开展验收测评服务工作,检验项目是否满足用户需求,评估各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果是否满足项目招标文件、项目合同的要求,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标准和建设规范,出具符合项目最终验收要求的验收测评报告,为项目验收提供重要依据。(二) 项目各阶段测评服务工作要点1、测评方案制定测评服务机构收到项目前期资料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测评方案、及测评计划规划。测评方案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明确测评服务方的工作目标,确定具体的测评工作计划、内容、方法和措施。要求如下:a)测试依据和判定准则:列出所有参考和使用的标准和项目实施过程文件等。此外,方案应明确各项测试的通过准则,对于任何可能的结果应有明确的判定准则。 b)测试范围和内容:明确并描述将进行测试范围,列出测试内容,包括要验证的特定需求、功能、性能等各方面。对每项测试内容,都应有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c)测试环境要求:明确测试环境的具体需求,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环境等。 d)测试资源配置计划:详细列出所需的测试工具,包括任何特殊的硬件或软件。明确测试人员的角色和职责,包括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等。 e)测试工作计划:提供详细的测试日程表,包括测试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每个测试任务的计划时间等。 f)测试方法和策略:描述将使用的测试方法(例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以及测试策略。 g)风险管控和措施: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例如延期,过度预算等,并描述对应风险的策略和步骤。 2、测评实施 在进行测试时,测评服务机构应参照《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GB/T25000.51-2016)开展系统各项测试,记录测试用例执行的过程、输入数据和执行结果,要求如下: 1.功能性测试:测评服务机构应确认应用系统能够满足所有明确的功能需求,确保每个功能都能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2.性能效率测试:测试应用系统在设计负载和数据量下的运行效率和响应时间,确保在正常和峰值负载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3.兼容性测试:检查应用系统是否能在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统、网络环境和软件配置中正常运行,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4.易用性测试:评估应用系统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操作是否简便,用户是否能快速学习并有效使用系统。 5.可靠性测试:验证应用系统在持续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包括系统崩溃、错误恢复、数据完整性等方面。 6.信息安全性测试:测试应用系统的安全性能,包括数据保护、用户身份验证、权限管理等,确保系统的信息安全。 7.维护性测试:评估应用系统的维护难易程度,如修改、增添新功能、问题排查、性能优化等。 8.可移植性测试:确认应用系统是否可以在一个环境中开发并在另一个环境中运行,测试包括在不同环境下的安装、运行等。 9.用户文档集要求:对用户手册、安装指南、系统管理员指南、问题排查手册等进行审核,确保文档内容清晰、准确。 3、问题报告单编制 对首轮测试后,测评服务机构应编制问题报告单。要求如下: a)问题归档:所有发现的问题都应被归档并详细记录在问题报告单中,包括问题的描述,发生的环境,影响的范围,重复的步骤,以及任何相关的错误消息或代码。 b)问题分类:所有的问题应被分类,例如,按照严重性(如严重,主要,次要,轻微),按影响的功能,或按照问题类型(如性能问题,兼容性问题,用户界面问题等)。 4、回归测试 项目实施方完成问题报告单的问题整改工作,并由服务使用方或监理服务方确认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后,测评服务机构应对发现的问题和未通过测试的用例进行回归测试。要求如下: 10.测试范围:针对之前未通过的测试用例和修复过的问题,进行全面和详细的回归测试。 11.结果验证:确认修复的问题已经被正确解决,且不会引发新的问题。对于未通过的测试用例,应在修复后重新执行,并确认其结果。 12.更新报告:根据回归测试的结果,更新问题报告单,对修复的问题进行标记,对未修复或新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5、报告编制 完成回归测试,问题报告单和回归测试记录通过服务使用方确认后,测评服务机构应组织编制测评报告。 主要验收测评内容须在验收测评机构的认可证书或资质认定证书的能录目录内。 验
文章推荐: